4月12日,第十五屆中國(南京)國際教育裝備暨科教技術展覽會于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正式拉開帷幕。作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科教專業展,本次展出內容涵蓋職業教育、電化教學設備、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用教學儀器及設備等領域。深圳博為教育作為本次展覽展出的核心解決方案,現場的互動智能實訓與實驗吸引了不少媒體和高校代表團前來駐足觀看。
(江蘇省各高校代表團蒞臨博為展臺參觀考察)
(媒體采訪現場)
當代社會下的職教形勢與背景
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為密切的教育類型,職業學校每年輸送近1000萬名技術技能人才,開展培訓上億人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體現在企業的生產和服務過程中,始于職業教育,且職業教育已成為實現“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撐力量,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
為了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明確指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同時,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點是實訓基地建設。而實訓室是組織實踐教學、強化專業技能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基地。加強實訓室建設,是職業院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教學能夠更好與企業需求接軌,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合格建設人才的基本保證,現在國家對實訓室的建設高度重視,打造名師名校名專業,提高學生的動手實操能力。
互動智能實訓助力職校產教融合
智能互動實訓與實驗目前廣泛應用于各職校、高校、企業等領域。博為教育展會現場負責人表示,在當下專業教學師資缺乏且教學手段單一的形勢下,智能實訓與實驗的落地需求顯得尤為迫切。因此,要想讓這一系列政策落地,首先得清楚并正視其教學方式、師資、資源等現狀。同時還表示,國家政策正大力推行的產教融合,其目標是“共建、共管、共享、共育、共贏”,確保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合作企業的經濟效益。校企共建實訓基地應依托職業院校專業優勢,依據產業簇群或產業鏈,建立不同的生產性實訓基地,以科研為依托,通過產學研合作,實現項目、基地、人才三位一體、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格局,使校內實訓基地在技術、管理、運行上都具有先進性,能夠引領區域行業企業的技術發展,學生在這樣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可以學到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的管理模式,使學生學成就業質量得到保障。如果沒有合理的頂層設計和前瞻性眼光,沒有系統規劃與設計,實訓基地建設就會流于形式,失去應有的作用。
深耕教培領域 旨在做更貼心的智慧教學服務商
博為教育科技為產教融合、實訓生產量身定制智慧實訓解決方案,實訓系統教學環節包括老師實訓示范教學、老師實訓演示回放、學生分組實訓、學生實訓回放和老師點評等環節,在云平臺形成實訓課程資源沉淀。實訓互動教學產品采用全球領先的WebRTC技術 ,泛終端、多終端互動,實現手機與PC端進行一致體驗;超高清視頻質量,H.264編碼,支持1920*1080p,行業領先的網絡傳輸技術,延時<800ms。通過智慧實訓方案將企業指導、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形成三點無縫對接,真正打造智慧互動實訓。